<acronym id="p4q9s"></acronym>
      1. <td id="p4q9s"></td>

        13962613699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
        表面磷化處理的分類及表面磷化前的預處理
        編輯:開思新材料(蘇州)有限公司  上傳時間:2021-04-16 瀏覽:3262 次

        表面磷化處理的分類

          1、按磷化膜種類

          按磷化膜可分為鋅系、錳系、鐵系、鋅鈣系、鋅錳系、非晶相鐵系。各種磷化膜的主要成分見下表。

         

          2、按磷化膜質量

          根據單位面積膜層質量(g/m2)可分為重量級、次重量級、輕量級、次輕量級4種。通常膜薄附著力好,而膜厚耐蝕性好。涂裝前處理所需膜層為0.5-7.5g/m2,一般鋅系磷化膜控制為1~4.5g/m2,鐵系磷化膜控制為0.2~1g/m2,與粉末涂料配套時磷化膜控制為1~3g/m2。

          3、按磷化處理溫度

          ①高溫磷化

          磷化處理溫度為80~90℃。優點是配方簡單,磷化速度快,磷化膜的耐蝕性、硬度及耐熱性較高。缺點是能耗大,沉渣多,成本高,且磷化膜較厚且粗糙,一般不作為涂裝前的磷化。

          ②中溫磷化

          磷化處理溫度為50~75℃。優點磷化速度較快,磷化膜的結晶較細、耐蝕性性好。但磷化膜仍較厚,涂裝后光澤不好,一般適用于耐蝕性防護層及噴、刷漆的底層。

          ③低溫磷化

          磷化處理溫度為35~55℃。低溫磷化成膜的動力主要依靠促進劑,形成的磷化膜薄而致密,光滑平整,綜合成本較低,是目前涂裝底層處理的主要技術。

          ④按磷化工藝

          可分為浸漬法、噴淋法、涂刷法。

        表面磷化前的預處理

          一般情況下,磷化處理要求工件表面應是潔凈的金屬表面(二合一、三合一、四合一例外)。工件在磷化前必須進行除油脂、銹蝕物、氧化皮以及表面調整等預處理。特別是涂漆前打底用磷化還要求作表面調整,使金屬表面具備一定的“活性”,才能獲得均勻、細致、密實的磷化膜,達到提高漆膜附著力和耐腐蝕性的要求。因此,磷化前處理是獲得高質量磷化膜的基礎。

          1、脫脂

          除油脂的目的在于清除掉工件表面的油脂、油污。包括機械法、化學法兩類。機械法主要有手工擦刷、噴砂拋丸、火焰灼燒等?;瘜W法主要有溶劑清洗、酸性清洗劑清洗、強堿液清洗、低堿性清洗劑清洗。應用較為廣泛的是堿液除油。

          2、除銹、除氧化皮

          各種除銹方法中,酸洗除銹是應用Z為廣泛的方法。酸洗中使用Z為常見的是鹽酸、硫酸、磷酸。鹽酸酸洗不宜超過45 ℃,使用濃度為10%~45%。硫酸適合的溫度為50~80 ℃,使用濃度為10%~25%。如果硫酸中含有砷時,應加入 0.1~0.2 g/L硫代硫酸鈉將砷去除。磷酸酸洗一般使用濃度為10%~40%,處理溫度可從常溫到80 ℃,不會產生Cl-、SO42-腐蝕性殘留物,但成本較高,酸洗速度較慢。也可采用鹽酸-硫酸混合酸、磷酸-檸檬酸混合酸。

          3、水洗

          在磷化工藝中,脫脂后和除銹后需進行水洗以除去附著在工件表面的活性劑和各種離子。將清洗后水的pH值控制在6.0~8.0之間,可以有效抑制各種離子對后續磷化的不利影響,必要時可以采用多級水洗。

          4、表面調整

          表面調整是指采用機械或化學等手段,使金屬表面改變微觀狀態,增加磷化晶核的數量,使工件表面活性均一化,進而形成細致密實的磷化膜,以及提高磷化速度。一般采用強堿性脫脂劑、進行酸洗的工件都應進行表面調整。表面調整劑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含有草酸的表調劑,主要由草酸、表面活性劑、絡合劑等組成;另一類是含有膠體鈦的表調劑。


        新聞推薦
        開思新材料(蘇州)有限公司 地址:太倉市北京西路6號科技創業園服務樓2樓 聯系人:謝經理 電話:0512-53666903 / 13962613699 郵箱:kaisixincailiao@163.com
        Copyright ? 開思新材料(蘇州)有限公司 蘇ICP備20009597號-2
        有码韩图片17p_秋霞影院精品短视频_91熟女丨九色老女人_91熟女丨九色老女人

            <acronym id="p4q9s"></acronym>
            1. <td id="p4q9s"></td>